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情感 > 神舟逐梦

第1部南下寻梦第第五十四章

  • 作者:运河三木公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1-11-29 22:35:28
  • 字数:5736字

当今社会人人向前看,人人找门子,离婚也大多因名利而起。而武刚不为所动,不离弃相濡以沫的妻子。这绝不是沽名钓誉,而是他深厚的道德理念和一颗坚守婚约的心。

宋岩大学两年来,追求者趋之若鹜,都以追到宋岩为自豪。宋岩虽出身高贵,但家教甚严。其父宋儒也是平民出身,凭自己的努力才走到今天的位置。

消息在大学生里传开,一些俊男靓女开始对武刚另眼相看。学校里专门为武刚的爱心志愿队定做了服装,市里安排了进京的车辆及以及二十多人的吃住问题。接下来的时间,武刚的爱心志愿队照常工作,并没有因受到奖励而骄傲,仍然怀着一颗平常的心做着平凡的事。

8月1号这天早上武刚吃完饭,刚想去教室,同班女同学宋岩给他送来了一套崭新的西服,他要武刚穿着西服在天安门前照张相给她。

市领导说:“北京不是咱们南疆市,那可是中国的首都。你们到了北京以后,要勤奋工作,不辞辛劳,把爱心献在首都的角角落落,让远在首都的国际友人,感受到南疆市民的温暖,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在北京体会到南疆大学生的热情服务,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爱心的行列来,进而带动全国人民,人人都能为迎接亚运献上自己的爱心。”

宋岩的父母认识杨教授,杨教授几次三番在宋岩的父母面前提到武刚,说武刚将来定是个人才!杨教授也曾把试探武刚婚姻的话告诉过宋岩的父母。杨教授的话宋岩的父母当然明白,牵扯到儿女的事做父母的都很敏感。

宋岩受了侮辱般,把西服往地上一扔,捂着脸跑了,里面还掉出去不少的日用品。武刚笑了笑,拾起地上的东西和西服,然后刚抖一抖西服上的土说:“料子还真不错!”

按市场的价格,这套西服应得五百元钱左右,在九十年代五百元的西服,那可不是一般人能穿得上的,武刚搜了搜身上的钱也只有200多元,又向别的同学借了300块钱,当天上午便把钱送给了宋岩,留下了衣服和日用品。宋岩当着大伙的面将钱撕得粉碎,一把摔在武刚的脸上,然后趴在桌子上伤心的哭了起来。武刚拿来扫帚和撮子,将碎纸币扫起来倒进垃圾桶里,同学们大眼瞪小眼,看着这不可思议的一幕。

宋儒深知男人不经火炼不能成刚的道理。即使后来步入仕途,娶妻生子,也严守持家之道。他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己任。严于律己,敢于担当。

全班同学都认为,武刚是一个时代的另类,穿的和农民工一样,一件旧衬衫穿了一年,洗的都没有颜色,还舍不得换。对呀!换新的,不需要人民币吗?像武刚这样的来自农村的人,连吃饭都成问题,哪里有闲钱买衣服啊!全班都这么认为。殊不知武刚这两年来凭自己的打工加上奖学金,除了上交学校的那部分外,他还往家里寄了不少钱呢!

宇川电子公司为了支持武刚上学,每月给他200元的生活费,他不是舍不得花钱,但要看钱花在什么地方。他觉得学习期间,应以节俭来培养品德;用刻苦学习来增长知识;用一颗平静的心去观察社会;用一颗正常的心态对待同学。大学两年来,他从不和同学去比什么,连成绩在内他都不比,只要尽自己的努力就足够了。

宋岩常以父亲的清正廉明而自豪,鄙视权贵勾结,憎恶贪污受贿。虽生在权贵之家,但秉承其父的一身清风正气。她从不正眼看那些富贵家的浮浪公子,豪门的金枝玉叶。从他们身上,她看到的只是墮落与醉生梦死;看到只是比金赛银的豪华与奢侈。

一开始,她虽然看不上这些什么官二代,富二代之类的人物,但绝对也没有看上来自农村的那些土里土气的人,武刚就是其中之一。经过一年之间的相处和观察,她觉得武刚并不是人们所说的书呆子,而是有着深刻思想和社会阅历的大智若愚之人。

自武刚成立了爱心志愿队时,她对武刚的敬佩和仰慕之情便由然而生。她觉得他的做法若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责任与担当,更有一些和他爸相似的地方。那种相似并不是所谓的人生阅历和性格上的相同,而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作为男人的责任感和对社会的爱心。

要知道,宋岩何许人也?她可是南疆市副书记家的女儿,校花第二的大家闺秀。同学们怎么也不相信,宋岩会看上一个老实、木纳、神情有些痴呆、靠打工维持生活的武刚。

他父亲一听武刚,就想起杨教授三番两次给他提到的人。

问到:“你们学校有几个叫武刚的?”

宋岩说:“就一个呗,就是市里有名的,爱心志愿队的组织者。”

宋岩的父亲一听,对上号了,是扬教授的得意门生。但是听杨教授说,他是有家室的人了,难道女儿不知道?或是武刚有所隐瞒。若有隐瞒必然另有目的。一个南疆副书记的女儿,多少人想高攀呢?难怪扬教授一再试探,他执意不肯就范。原来是在我女儿身上打主意。

这么一想,他马上改变了对武刚的看法,觉得此人心机深重,有陈世美的心态,大凡读书人,一朝得第,慕容华攀权贵自古有之。难道武刚是这样的人?他下不了决定,也没有发表意见,只是让妻子给了女儿1000元钱,先别扫了她的兴。

第二天,宋书记给杨教授打电话说:“听说武刚的爱心志愿队近几天要去北京献爱心,我作为一名市里的副书记,想见一见这位有爱心的同学。今天中午,他放学以后,你带他到静雅饭店二楼206房间,我在那儿等你,但不要说明我的身份。”杨教授一听宋书记亲自请武刚。赶忙把消息告诉了武刚,也没有说明他班的宋岩就是宋副书记的女儿。

武刚沉吟了一会儿说:“好吧。”

母亲问:“你这位男同学上几年级?多大岁数了?叫什么?哪里的人呢?”

宋岩也不隐瞒,大大方方的说:“他叫武刚,同班同学,乡下人。”

这让宋岩对这个衣衫烂褛的老大哥肃然起敬。大凡青春中的少女,由敬到爱有时只是瞬间的事情,它不需要什么理由,也不用什么过程。理智控制不了,情感左右不住。这突如其来的情感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般。

宋岩常不住的问自己,这么强烈的情感来源于何处?她的确说不清楚,只是觉得有一双无形的手在牵着自己,牵着自己的情感,牵着自己的灵魂。从此宋岩心里便有了个人,有了人便有了牵挂,有了人便有了思念,有了人便被父母看了出来。

武刚的爱心志愿队,一如既往的工作,终于赢得了市里的“模范义务志愿队”的称号,市领导亲自来大学为武刚的爱心志愿队颁发锦旗,并告诉她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市里决定武刚义务爱心志愿队,8月中旬,代表南疆去北京做义务志愿者。

做父母的知道女儿大了,心里所想也是正常的事儿,他们还希望女儿能给他带个满意的女婿回来呢!他们相信女儿的眼光,相信女儿在人生的大事上的选择。

昨天晚上放学回家,宋岩向她父母要1000元钱。妈问,她只说:她的一位好同学要参加北京亚运会,给他买身西服穿着也显得不太寒酸。父母一听就明白了七八分。西服本是男人们场合上的服装,买西服送人肯定是男同学,既然是男同学,就是她心中的一位重要的人,也就是说,女儿恋爱了。

虽然他们相信女儿的选择,但他们知道恋爱中的男女是不用理智来判断是非的,所以要给她把一把关。

武刚说:“照相可以,但衣服不能收。”

宋岩执意给他,武刚断然说道:“我武刚有妻子给我邮来的衣服,足够了。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