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情感 > 大鉴宝师

第124章拍卖会前夕&nbsp求推荐票、钻石、求1切啊

  • 作者:墨染白发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1-11-27 07:35:52
  • 字数:3618字

两件瓷器买回家后的一周时间内,也就是当年的8月下旬,老孟邀请朋友到自家鉴赏。但朋友的观点让老孟心凉了一大截:这两件瓷器全都是赝品,是现代仿制的!为此,老孟再上网查询相关文章和对照相关的瓷器书籍,也对两件古玩产生了怀疑。

然后老孟打电话给吴杰,提出两件古玩是现代仿品的质疑,但吴某仍坚持青釉小胆瓶是宋代的,是出土的,绝对没问题。还劝老孟不要相信别人的话,他们没有那个鉴赏水平,并提醒老孟“你想它是,它就是”。

根据古玩行的老规矩,古玩这东西似乎不讲究“三包”(包退、包换、包赔),也不讲究打假。在这里,规矩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东西是真是假,全凭买方“眼力”判断。正所谓“名利场恶善不分考世人,古玩城真假难辨考买家。”

但是,偏偏就有一个“打眼”(看走眼)了的新手向这个老行规发起了挑战,而且这还是古玩赝品第一案的官司。

每当早上潘家园古玩城开市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来这里“捡漏”的收藏爱好者。在这个充斥赝品的市场里,这些人能否买到“老”东西,全凭自己的眼力。

后来经过两人多次讨价还价之后,老孟最终分别以6.5万元和15万元的价格买下了“汝窑”小胆瓶和“明代民窑”青花海水绥带大瓶。当时双方钱货两清。

一来二往,两人熟悉了起来,吴某曾经多次帮着老孟鉴别瓷器,遇到老孟“打眼”的时候,他还帮着找卖主退货。期间,吴某告诉老孟,他摆在铺面上的东西一般都是低档货,新的多,老的少,家中才有真品和一些精品。

在吴杰家中吴杰给老孟重点推介了一樽青釉小胆瓶,介绍说是宋代的汝窑瓷器,有近900年的历史。据吴当时的介绍,这樽小胆瓶,釉色像湖水一样美丽,非常滋润,喇叭口微侈,是典型宋代造型,东西是出土的,绝对没有问题。为此,吴为小胆瓶开价80万元。

为了谨慎,期间2005年12月20日,老孟将两件“古董”委托给广东省文物鉴定站鉴定。结果,经过专家鉴定,两件“古董”均是现代仿品;今年4月份,景德镇市价格认证中心也对两件仿品进行了价格认证,结果两件瓷器加起来仅仅万元。

除了小胆瓶外,吴某还向老孟推介了一樽青花海水绥带大瓶,说是明代的民窑产品,是当时出口的瓷器,而且是窑藏出土的。吴为青花海水绥带大瓶开价200万元。

由于老孟是古玩新手,他一开始不敢贸然相信吴杰的话,回到深圳后,他买了一堆介绍古瓷器的书籍,一一查阅后,发现吴所说的与书上记载的基本相符,因此这才动了买回家收藏把玩的念头。

“后来老孟才知道,宋代汝窑现在世上仅存几十件,且绝大部分藏在故宫博物馆和台北博物馆,民间非常罕见,每件汝窑瓷器现在市场价值超过上千万元。

本来老孟作为古玩新手,他也知道有“打眼”的时候,“交学费”在所难免,因此他一开始并不准备打官司,愿意折扣后退货。经过多次交涉,老孟同意以15万元的价格退货,但吴杰并没有同意。

而吴杰之所以不愿意退货,是因为他从没有向老孟作出过任何的“包真”诺言,“否则的话,价格肯定不只21.5万元。”吴杰还说说:“古玩行业向来是‘不包真’的,连正式的拍卖会也‘不包真’。”不过,吴杰也承认,他现在个人的看法仍然是两件瓷器都是“老”的,他原来也是认定它们是宋、明瓷器,才从别人手上收购来的。

吴杰还说,自己是下岗职工,为了收藏古玩精品,耗尽了家里的所有存款,最近小孩要出国留学,岳父母又生病,急需变现资金,这才愿意把这两件精品低价出售给朋友。

本来在古玩这个行当,有着靠“眼力”吃饭的行规,这里没有商品的“三包”(包退、包换、包赔),更不存在打假,“打眼”了就自认倒霉似乎是潜规则。

古玩行有个老规矩,“不打假不保真”这是所有古玩人都知道的规矩!

发起这场赝品官司的人是燕郊一位从业多年的孟姓律师,40出头,东北人,从小喜欢炎夏古典文化,为人豪爽,法律界的朋友都称呼他“老孟”。老孟是从去年4月份才开始玩起收藏这档子事的,虽然从此着了迷,但仍算是个绝对的新手。因为父母、姐姐都住在燕郊,所以老孟经常开车到燕京,也常常跑到潘家园古玩城逛古玩店。因为是新手,他买的时候少,看的时候多,但时间长了,也认识了不少古玩商家。

几个月以前老孟在古玩城里认识了吴某。当时吴某在潘家园古玩城里开有铺面,主要经营瓷器,自称是全广州收藏之最,有近30年的古董收藏经历和多年古玩经营经验,还是潘家园收藏家协会会员,鉴赏能力颇高。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