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情感 > 娘子总逼他上进

第 24 章 第 24 章

  • 作者:一只灰猫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1-11-08 02:04:37
  • 字数:4374字

孟湘俊瞥了一眼兴致缺缺的秦正安,心知他不感兴趣,也不打算管他,转头继续和李逵仁说话。

在古代,皇权至上的年代,朝廷的政策动向更值得关注。

秦正安猛点头。

“哈哈哈。”李逵仁大笑几声,收回手臂,没再说什么,低下头又看了看菜单,不再纠结羊肉,捡着顺眼的和孟湘俊他们一起把菜很快的点完了。

“武官怎么可能转到文官,自然是去考了科举,才被皇上任命到金乡县的。”李逵仁笑了说道,随后大手一挥拍拍秦正安的后背,道:“虽然一共没说几句话,但是也能看出来你和我是一个类型了,不喜欢读书是吧?”

秦正安在得知自己还得读书之后,就蔫了下去,坐在一旁单手撑着脑袋,偶尔插上一两句话。他随后看着空荡荡的桌面,叹了口气,饭菜怎么还没上,他需要美食来填补还要读书的造成的心理创伤。

“去年边关战事大胜的事情你们知道吗?”李逵仁问道,看到孟湘俊与秦正安点头之后,他继续说道:“这次战争消除了草原部落的隐患,至少能保证二十年边疆的和平。”

“主要的外患解决了之后,你们觉得朝廷接下来会重点解决什么?”李逵仁咧嘴豪迈的一笑,挑眉反问道。

孟湘俊在这个时代比在现代的时候更加关注政策方面的事情,只是之前一直没有好的了解渠道,这次趁着这次机会正好打探一下。

所以李大人才说考科举前途光明,一是因为朝廷需要更多的文官,二是因为即将又许多贪官污吏要下台,会出现许多的空位,新人得到提拔的机会会增多。

“对。”李逵仁点了点头,没有在多说什么,孟湘俊识趣的转移了话题,讲起了南怀城的风景与美食。

看这位李大人说边疆战争的口气,恐怕他当时就在军中,恐怕官位还不低,一个不喜欢读书,并且官位不低的武官,为什么要放弃武官的官职,转而去考科举?孟湘俊有充分的理由怀疑另有隐情,这位李大人应该不只是个县令,肯定有什么其他原因。天才一秒钟就记住:(

再联想到包围南怀城官府的那些士兵,孟湘俊虽不知道这位李大人到底想做什么,但是能看出来他与王县令是敌对的关系。

目前而言,就王县令这件事情而言,孟湘俊他们与这位李大人是同一立场的,所以孟湘俊决定不管李逵仁的真正目的,先拉近关系再说。

“内患。”孟湘俊用肯定的语气淡淡说道,为了解决内患,朝廷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贪官污吏。

“情绪已经稳定下来了,我之前让伙计打了热水,安排他们洗了个澡,现在都已经睡下了。”孟青边上楼梯边笑着说道,随即又补充道:“只是店里的空房间不多,就让他们一家三口暂时住一间房间了。”

花落年纪已经已经大了,再和她的父亲住在一起多少有些不合适,所以孟青才会解释一句。

孟湘俊笑笑,“没事,难得一家人重逢,不用顾忌这些。”

既然花落他们睡下了,孟湘俊也不打算再去打扰她们了,三人去了另一个房间,把杂货铺这些日子的帐再算了一遍,确认无误之后,孟湘俊与孟青放下手里的账本,齐齐的呼了口气。

“算完了?能走了了吗?我想睡觉了。”秦正安翘着二郎腿,端着茶杯灌了一口后,惬意的问道。

孟湘俊撇了他一眼,“我不是说过你可以先回去吗?”

“那怎么行。”秦正安语调夸张的说道,“我怎么会抛下娘子一个人走呢。”他才不走,看别人干活的时候,才能更加体会到清闲的美好。

“你‘舍不得’走,我是不是也说过让你来帮我算账?”孟湘俊挑眉看向秦正安。

秦正安单手撑着脑袋,狡辩道:“这家店是你们孟家的,我一个姓秦的总不好掺和是不是。”

“我允许你掺和。”孟湘俊接着说道。

“不行不行。”秦正安摇摇头,不接孟湘俊的话茬,他才不想干活。

“呵呵。”孟青翻了个白眼,嘲讽道,随后起身把桌上的账本收拾整齐,“姐姐,现在天已经彻底黑了,早点回去吧,你们回去的时候,路上注意安全,我这里还有个灯笼,带会儿姐姐也带走吧。”

“好。”

孟青把二人一路送到门口,把自己手里的灯笼递给孟湘俊,他站在门口,直到看不到孟湘俊之后才返回屋里。

二人返回孟家,观察到孟父孟母已经睡下了,孟湘俊与秦正安对视一眼,齐齐打了个哈欠之后,也回屋睡下了。

……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王二来了。

“王真杰他们捉到了。”王二喘着气,坐在孟湘俊对面说道,“是在城外被抓到的,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居然躲到了之前强盗们躲藏的那个破旧的小屋里。”

二人向后门走去,敲门之后,等了十几秒后孟青从里边打开了门。

“花落她们一家怎么样了?”孟湘俊跟在孟青,问道。

过了一会儿,饭菜都上齐了,李逵仁与秦正安拿起筷子,顾不上说话,大快朵颐起来。

孟湘俊则在一旁时不时吃一筷子,脑海中想着事情,作着接下来的计划。

秦正安想的很美,但是这个美梦下一秒便被李逵仁哈哈大笑着打破了。

……

一顿饭吃完,孟湘俊与秦正安与李逵仁礼貌的道别后,向杂货铺走去。

此时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秦正安手里拎着一盏灯笼,照亮了前方一两米的道路,二人慢悠悠的走回杂货铺,杂货铺此时已经关了门,伙计们也都各回各家了。

等伙计下去之后,李逵仁神情更认真了些,接着说道:“秦老弟,我真心和你说一句,如今这世道还是靠科举前途更光明一些。”

“这话怎讲?”孟湘俊插话问道,秦正安也眼神直直的盯着李逵仁,寻找着能光明正大不读书的最后一丝希望。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