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其他 > 明末孤烟

121 祭 祖

  • 作者:剑在腰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11-07 18:46:20
  • 字数:5358字

有羽毛装饰的旗帜称为幢,有长寿、紫、霓、羽葆各四个,共计十六个.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称为幡,教孝表节幡、明刑弼教幡、行庆施惠幡、裒功怀远幡、振武幡、敷文幡、纳言幡、进善幡,八个为一组,共两组十六个.其后还有纛,各镇各卫的大纛八十个,此外还有旌十六个,金节四个

旗仗队之后紧随的是礼部各官员,皇亲国戚和勋贵子弟,然后是参加祭礼的文武百官.

国之大事,在于戎与祀,礼部早于正日前十日开始准备。工部对太庙全面修葺,瓦片全部换新的,窗棱也要重新漆刷,从紫禁城到太庙的各条街道也要修缮,临街的房屋要看起来焕然一新。皇帝出宫经过的道路要“净水泼街,黄土垫道”,沿街的民房也要全部清空,闲杂人等不准靠近,防止有反贼刺客隐藏。

前五日,崇祯派太子朱慈烺到牺牲所检查祭祀时需要的牛羊等,所有祭祀用的礼器都要清洗擦拭干净。太庙也要打扫干净,院子里不能有尘土和杂草,殿内的柱子,条案等也要一尘不染。一切都在紧张的准备中。

太祖初定天下,首开礼,乐二局,广征耆儒,分曹究讨,恢复汉礼,圜丘祭天,方泽祀地,太庙祭祖宗,社稷坛祭五谷,这是国家规定的大祀,皇帝均须“亲祀”。祭祀礼仪十分繁琐,耗时耗力,皇帝亲祀是个苦差事,从世宗后期开始,皇帝开始“疏政”,由辅臣代祀,直到崇祯登基后,事事必躬亲,重新开始帝王亲祀。

庞大的鼓乐阵整齐的走过之后,紧随其后的是更为庞大的旗手阵,呈下垂状的长方形旗帜称为旗,共有一百二十个,分别是取材于祥瑞禽鸟的图案,有仪凤、鸾、仙鹤、孔雀、黄鹄、白雉、赤鸟、化虫、振鹭、鸣鸢。取材于灵兽的图案的,有游麟、彩狮、白泽、甪端、赤熊、黄熊、辟邪、犀牛、天马、天鹿。取材于四神的图案四个,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取材于四渎的图案四个,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取材于五岳图案的五个,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取材于五星二十八宿的三十三个。取材于甘雨的四个,甘泽、甘澍、甘膏、甘霈,取材于八风的八个,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取材于五云和五雷图案的十个,青、白、赤、黑、黄五种颜色,取材于日、月各一个。门旗八个,金鼓旗二个,翠华旗二个,五色销金小旗各四个。出警、入跸旗各一个。

前一日,礼部侍郎监督宰杀牲畜,准备祭品,太庙周边及道路两侧开始戒严,严禁出入。

当日,崇祯四更天就起床,相当于凌晨三点左右,先要沐浴一遍,然后开始熏香,约莫半个时辰后,由周皇后帮忙换上新做的祭服。为表示对祖先的尊重,祈求祖先保佑,祭祀当天不能吃东西,并且还要步行前往太庙,不能乘轿。

引驾仪仗的后面才是皇帝所在的车驾,根据《周礼》记载辂是天子乘坐的大车,圆顶方舆,象征天圆地方。天子的车辂分为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五种,明朝初年被提倡俭省的朱元璋废止,有明一代只保留了玉辂.

最前开路的是三百锦衣卫,其实锦衣卫的前身是仪鸾司,就是掌管皇帝仪仗的侍卫。锦衣卫之后是导驾,由八辆华丽的马车组成,其后是旗手方阵,每人执一面龙旗,共计十二面,旗手后面是指南车、记里鼓车、白鹭车、鸾旗车、辟恶车、皮轩车.

导驾车队过后是引驾,首先是兵杖队,由分别手持横刀、弓箭,长枪,和骑兵相隔排列成的军阵组成,其后还有手持御仗、吾杖、立瓜、卧瓜、星、钺、殳、戟、豹尾枪、弓矢、仪刀等兵器的军士方阵,在兵甲阵后是乐阵,乐手持着各种乐器做演奏状,但是不能发出声音,以示对苍天和祖先的敬畏,这些乐器有大鼓、铙鼓、节鼓、小鼓、羽葆鼓,箫、笳,长鸣和中鸣,还有大横吹,筚篥,金钲等.

崇祯的玉辂极其豪华,仿造唐朝样式,只有一对车轮,车身以各种名贵的玉器装饰,有二十个御手驾驭。崇祯为了表示自己的虔诚,坚持亲自步行,其周围保卫森严,两侧则由左、右卫大将军护驾,再侧还有禁军高级将领,然后是宦官统领的禁军精锐数百人,配备有弓、箭、刀等兵器,随时准备应付突发的情况。跟在禁兵后面的是由孔雀扇、小团扇、方扇、黄麾、绛麾、玄武幢等组成的仪仗。

皇帝车驾后面又是一只人数稍少的鼓乐队,乐队配置的乐器与玉辂前的鼓吹乐队差不多,紧随“后部鼓吹”之后的是皇帝专用的各种车驾,其中包括方辇、小辇、腰辇、金辂、象辂、革辂、五副辂、耕根车、安车、四望车、羊车、属车、黄钺车、豹尾车等。天才一秒钟就记住:(

再最后是由京城二十六卫挑选出来的将士组成的后警卫部队,共计两千余人,分作四行横排,分别持大戟、刀盾、弓箭及弩,尾随豹尾车,作为掩后。

皇帝出行讲究排场,仪仗气势恢宏,彰显国力强盛,四海太平,时人称为“卤簿”。《汉官仪》解释:“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兵卫以甲盾居外为前导,皆谓之簿,故曰卤簿。”卤簿分为大驾,小驾,法驾用于不同事务,祭祖乃国之大事,当应用大驾卤簿。

整个仪仗到达太庙前,早已在太庙等候的礼部官员,按照事先规划,各站各的位置,崇祯在赞礼官的引导下,一项一项的行跪拜礼,整个祭礼也是极其繁琐耗时的,有燔柴,进俎,献玉帛,初献,亚献,三献等仪式,一直到正午才结束,祭礼结束后崇祯又召集群臣诏对,并赐宴。

回到宫中已经是掌灯时分了,脱去礼服,崇祯疲倦的躺在龙床上,这几日可是累坏了,全身骨头都像散了架一样,腿部肌肉一动就疼。周皇后帮崇祯轻轻的揉着,说道:“万岁一向力行节俭,何苦如此铺张,害的自己受累。”

北京城

此次祭祖共出动了一万两千多人,消耗物资庞大,例如名贵的大山降香、速香,小山降香近百斤,神帛九十段,大山牛三百只、猪五百二十只、北羊七百余只、兔六百多只,还有各类贡米,水果无数,耗银高达两万八千余两。

崇祯缓了缓说道:“朕自登基以来,殚精竭虑,唯恐愧对祖宗,太祖历经万难开创大明,朕与你说千万不要外传,朕常常做噩梦,朕怕呀,朕怕做了亡国之君,现在好了,匪首高迎祥就戮,乱民将平,大明又将迎来太平,待养精蓄锐几年,朕就出兵辽东,一举荡平北虏东奴,重振我大明雄风。朕就是要给满朝文武,给天下臣民打打气,四海归一,天下太平之日已经不远了。”

前三日,崇祯出宫到斋宫,沐浴斋戒,这几日,不吃荤、不饮酒、只能进点粥食,还不能赏乐观舞、不能近妃嫔、不吊丧、不理刑事等,对于过惯荣华富贵生活的帝王来讲,如同囚禁一般,这也是明朝中后期皇上受不了这苦改为他人代祭的原因之一。崇祯帝一心想振兴大明,效仿太祖,太宗,事必躬亲。

前二日,内阁大学士写祭文,送于御前圣览,崇祯各取其精华部分,亲自撰写,并用黄纸亲自抄写三份。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