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其他 > 明末孤烟

第37章 军纪

  • 作者:剑在腰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11-07 18:45:35
  • 字数:5726字

已经厮杀了半日的明军,此时已经是筋疲力尽,见闯军大队人马赶到,精锐的骑兵冲阵,再也提不起抵抗之心,明军溃散了,无论军官如何弹压都不能制止。明军四散奔逃,三五成群。“哪里逃!”马维兴紧咬着陈宏祖紧追不放,黄伟见冲来一员大将,命人拉起绊马索,陈宏祖原来的坐骑早不知跑到哪里去了,逃跑时抢了匹马狂奔,本能地上提马缰想跳过绊马索,此马非其原来的神驹,前蹄跳过,后蹄挂在了绳索上,战马前扑压倒了一个闯军士卒,陈宏祖滚落在地,长矛脱手,挣扎着想爬起来,长时间搏战体力消耗严重,就慢了一步,马维兴已是追到近前,手起刀落,陈宏祖的人头滚出很远,怒目圆睁,心有不甘。

朱国相见明军四散奔逃,若小鸡一般被宰杀,心知大势已去。他整了整衣冠,向北叩拜,“陛下,臣有罪呀!”说着拔剑自刎,锋利的剑锋划破喉咙,朱国相感到热血从喉咙处飚出,鼻子吸进的寒冷的空气从喉咙的破口处流出,他拼命吸气但还是感到难受的窒息。

赵胥北仿照岳家军制定了严格的不得扰民的军纪,“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在吴成带领下,乡兵每日训练前在校场上必须连喊三遍这个口号,日日如此,天天反复,赵胥北是要将与民秋毫无犯的严律训练到潜意识里。每日晚的识字训练仍然是必须的,新兵们同样是叫苦连天的,看看现在的老兵们不但会写自己的名字,而且大多可以认识三百多个字了,又是非常羡慕。赵胥北计划初期训练要每人识字一千个以上,日后还要学习基本的军中礼仪,特别是各级队官要能够看懂军令,军报,这至少都是童生的程度。

成人识字本就困难,但不是不可能,需要毅力和坚持,赵胥北准备今后发军饷时要求各兵签字发放以作为激励,想领饷银粮米,必须本人签名确认,不会写自己名字,那好,对不起,什么时候会写了再领。而且每日晚上,由吴成负责抽查背颂军纪军条,有三条以上背错者,暂停发放当月饷银,直到全部背熟才能领饷。

春秋时吴起说,出师行军,以军纪整肃为胜,入而居则有礼,遵守民俗民规,出则气魄声势,令敌人望而生畏。自古强军都是纪律严明,与民秋毫无犯。战争胜利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其中群众支持是最关键因素,后世红军从弱小到席卷天下,无数挫折都不能被打垮,靠的就是民心向背。宋时的岳家军,中原百姓只要见到“岳”字大旗,“父老百姓挽车牵牛,载糗粮以馈义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

大地在颤抖,远处尘烟飞扬,空气中飘荡着黄土的气味和呛人的血腥味。一杆硕大的闯字大旗出现在天际,接着又是十几杆,数百杆,旌旗蔽日。高迎祥的中军到了。“完了,完了”朱国相心底彻底凉了,四野遍地都是闯军,这是来了多少人,二万,三万,看后面绵绵不绝,人山人海。为了加快行军,突袭中都,闯王所带皆为老营精骑和悍勇的外营步卒,饥民饥民远远落在后面。见前方闯明两军纠缠在一起,李自成带老营直奔明军后阵。

闯军与明军激战正酣之时,中都城内火光冲天,浓烟四起。原来是百姓见官军大部调出,城内空虚,遂四出放火,百姓被压迫狠了,积怨太深,城内豪门大户皆不能幸免。凤阳知府颜容喧紧急率后军回援,以防有失。中都城内有皇陵,皇兴寺等要害关津不容有失。

正绞杀在一起的明军见城中起火,军心动摇,朱国相接连斩杀了十几名后逃的步卒才勉强稳住军阵。“擂鼓,全军压上!”战至此时,双方皆很疲惫,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朱国相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拼死一搏,为朝廷尽忠了。

位于右翼的陈其忠见势不好,回城也是死路一条,他率军往西跑,大队人马容易引起注意,他换上士兵衣服,只带三个家丁,乘乱潜逃。到处都是闯军。“大人,快,这边!”一个家丁喊道。“大人”黄伟耳尖,在嘈杂地喊杀声中辨别这关键的一词,“有大鱼,跟我来”,说着转身向陈其忠追去,边追边喊“大鱼”。很快围上来很多闯军,陈其忠见无路可逃,大喊一声“死就死吧!”,奋力一跃,撞向一名持刀的闯军,扑来的太快,那名闯军士兵根本来不及反应,呆立原地,刀头已经是穿透陈其忠的腹部。“也算个忠臣,就不砍首级了”黄伟叹道。

“放箭!”明军弓箭手损失亦很惨重,几场搏杀下来还剩不足二百人。闯军老营都是精锐,他们左躲右闪,不停改变步速,一会忽左一会忽右,明军箭矢大多射空。陈宏祖一杆长矛刺向两名闯军,抬头看见马维兴正率领老营精骑绕道后阵,突袭明军弓箭手。闯军老营都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冲入弓箭手阵中,如狼入羊群一般,他们使用标枪,长矛,马刀各式武器都有,短时间内,明军弓箭手就伤亡了六十多人。

“拿命来!”陈宏祖咬牙切齿得挺着长矛从侧翼赶过来。“来得好!”马维兴大叫一声,勒转马头迎战,关公刀一横一推,身体后仰躲过刺来的致命一矛,两马交错工夫,马维兴左手回拉,右手前推,关公刀在陈宏祖胯下战马侧面划开一道口子,战马吃不住疼,前后腿乱蹬,将陈宏祖甩了下来。马维兴得势不饶人,催马上前就要下劈。陈宏祖的护卫赶到,三杆长矛前刺,另两人拉着陈宏祖后退,退入明军大阵中。马维兴见前方军阵还算严谨,就转向攻击其他方向。

明军主将皆战死,剩余大约一千五百多名士兵,抛下武器,跪地“口乎千岁”求饶。此役被杀明军共四千余名,其中班军二千二百八十四名,高墙军一百九十六名,精兵七百五十五名,操军八百余名。

打扫战场完毕,闯王大军开往中都城,旗帜漫山遍野,士气高昂。自成大军至,凤阳中都城无城可守,又精锐尽失,守陵太监杨泽率先开城投降。

杨泽学着戏文里的样子,反绑双手,捣头如蒜,大喊“闯王千岁,千千岁,奴才恭迎闯王大驾。”

“杀官兵!”此时的黄伟浑身是血,分不清哪些是官兵的,哪些是自己的,闯军也是杀红了眼,没想到这部官兵这么难缠,双方伤亡差不多都超过了千人,竟然还都没有崩溃。一方是退无可退,一方是势在必取,高杰算算时间,闯军大部即将到达,也不再保存实力,下令全军突击。马维兴高举关公刀一马当先,左冲右突。

高迎祥等人进了中都城,下令休兵,打开官仓,大开筵宴,犒赏三军,欢庆胜利。

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还是首次见到太监,就见此人脸白无须,声音尖锐,带着太监常有的尿骚味。

“他真没有卵子吗?”张献忠打趣道,“太监杨泽裤子,看看到底有没有”

罗泉镇

马维兴起哄道。“是,是,各位千岁,小人自幼净身”太监杨泽说着就要让旁人解裤带。

“胡闹!”李自成喝道,说罢带头入城。张献忠等人闹了个没趣,背后对着李自成啐了口唾沫,也跟着进城。

凤阳府知府颜容暄看见大势已去,命人拿来囚衣,又在脸上涂抹污泥,躲进了监狱。指挥吕承荫、郭希圣、张鹏翼、周时望、李郁、岳光祚、金龙化、程永宁、陈永龄、百户盛可学、教渝龚元祥、训导姚恭允、推官万之英、举人蒋思宸等,一个个尽节身死。

“出盐了”“出盐了”,老管家幸不辱命,找回了三户灶户,重开了五口盐井,今日煮出了第一锅盐。“少爷,请看”老管家捧着一把盐粒举起来,激动得泪流满面,多少年了,赵家又要兴旺了。这是未提纯的粗盐,大粒,颜色微黄,容易潮解结块,但是比百姓常吃的黑盐强了百倍。

凤阳府中都城外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