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修真 > 玄师神相

第361章 金台戏楼

  • 作者:金针菇
  • 类型:修真
  • 更新:2021-11-07 17:24:12
  • 字数:5846字

我和洛瑾瑜互相看了看,都想着这话是对我俩说的?还是说这也是傩礼走的一场形式而已。

这时那竹台上的男童接着问道:

也不知道这又是哪路神仙队伍。

而且随着低沉乐曲他们口中吟唱着低沉的歌调:

所以我正觉得安静的有些可疑,这时就见随着鼓乐声有一行队伍蹦跳着出现在巷子口,同样是穿着五颜六色夸张的服饰,脸上戴着的神情浮夸的鬼相面具。

“吾乃十问童子,十个问题若答得出,可入金银台。”

喧哗无,红尘筑,碧落如幕,黄泉何处?

水若覆,安成注,往昔难溯,因何难悟?”

“吾问你可知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什么是有,什么是无,什么是实?什么是虚?什么是得,什么是失?什么是有常什么是无常?”

而在队伍经过我和洛瑾瑜面前时,竹台上的小人儿一手微微抬起,手上拿着个银色的晃铃,叮叮当当的几声摇晃,再一下,舞动的队伍吟唱着的歌谣声一同停止。

随后那小人儿手上晃铃又是一摇,而且一低头再抬头的功夫,脸上的面具上就多出了一个‘问’字,然后面具后传出了男童的声音,

洛瑾瑜凑近我一些,低声问道:“什么意思?是在问咱们吗?”

这时那些戴鬼面具的队伍已经齐刷刷的转过头来看着我俩。

于是我点了点头,也学着她低声回道:“看来是了。”

我和洛瑾瑜让开了路,抬头看着他们中几个人抬着的一个竹台,上头稳稳当当的端坐着一个身形纤小的身影,似乎是个孩子,全身罩在白色的斗篷里,带着的也是一面纯白色没任何图案的面具。

洛瑾瑜想了下,“有和无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创造天地的那个力量为无,创造万物的那个力量为有。”

我笑了笑,“天为阳为乾为道为魂,无根无印为虚,大地为阴为坤为儒为物,有形有相为实。”

洛瑾瑜点点头,接了下去,“拿起而放不下的是得,放下而拿不起的是失,生灭无常,不生不灭为有常。”

然后我俩抬头看向那男童,我问道:“这样说可对?”

高台上的小小身影一低头一抬头,脸上的面具上已然变成了“答”字,我心说还蛮厉害的,还会玩变脸。

就听那面具后头传来答声,“解答二等,可入银台。”然后手上的晃铃就开始剧烈的摇晃了起来。

随着他手上的晃铃晃动,原本站着不动的行队立刻又欢呼跳跃了起来,而且除了抬着竹台的几人,另外一群人已然围了上来,我跟洛瑾瑜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团团簇拥着围住,然后纷纷的拽着向前走去。

“喂喂喂,你们想干什么?”我心下一惊,因为根本不知道这些究竟是什么人,也不知道要带我们上哪里去,可是被七手八脚拉扯着根本挣脱不开,我跟洛瑾瑜都努力的伸手想牵住彼此的手,可是几次都没拉住。

一直到拉着我们的手松了开,我和洛瑾瑜忙聚到一起,然后看着那些人回到了队伍中,并且抬着那竹台又往前跳跃而去。

我和洛瑾瑜转头看看周围,两边已然是古代的建筑,每一处和主街的情景都差不多一样,而且也能见到一些人,都跟在那队伍后头向前走了去。

虽然刚刚确实有些让人惊慌,不过看样子那行队是带路送我们到这里,并没感觉到有什么危险。

反正都已经这样了,而且隐约也能听见前边传来唱戏的声音,我只好说:“那就跟过去看看吧。”

洛瑾瑜点了点头,于是我俩也跟着后边向前走了去。

或许是灯光暗淡的关系,回头看去是一片幽暗深远,往前瞅能看到跳跃的行队,而在夜幕的雾气中若隐若现,想跟近些,但似乎是总保持着一段距离。

同时我也注意到身旁同行的其他人,互相之间并没有什么交谈,而且脸上戴着的面具都是清一色的红色笑脸面具,所以也看不到面具后的确切的模样。

我满心疑惑,这时一声铜锣声传了来,再往前看去就见前头的那行队早就不见了,而是一栋高耸气派的四层绿釉陶戏楼出现在眼前。

戏楼门前是几个穿黑篷戴着罗刹面具的人,其中一个一手拎着铜锣,一手拿着锣槌,在一些人走到近前时,抬锣槌分左中右三排分开,然后咣当一声敲响铜锣,高喊道:

“左边登金台,右边登银台,中间入木台!”

我和洛瑾瑜才明白原来这金银台,也就是戏楼里分隔开坐席区,而我俩之前回答了那个十问童子的十个问题后,回说是二等解答,登银台,所以走近后便站在了登银台的队伍。

这三等队伍区分明显,登金台的寥寥两三人,登银台的算上我跟洛瑾瑜也就十来人,入木台的人那可就很多了。

我俩跟随着登银台的队伍往前走,就踏上一条长长的台阶,就见一路火树银花,真是明晃晃的银色,台阶两旁的扶手都裹着金纸,等上了二楼,我俩依次进了其中一间单间儿,进门后门口珠帘一落,见里头有圆桌有椅,圆桌上摆着茶壶糕点和水果。

“还真是听戏看戏的地方。”洛瑾瑜边坐下边摇头感叹,“这一路走的神神秘秘,让人怪紧张的。”

“八成这就是傩堂戏的戏楼了。”我也在另一侧坐下,往勾栏下看去,心里暗自惊叹。

这戏楼里边还真是比想象的宽敞,而且装修也是很古式又十分气派的,上下共分为四层,最上一层是鼓楼,三层是金台,这金台看着的确是不一样,晶莹剔透的珠帘垂幔,烟雾飘渺,堪比软包,好像还有贴身服务。

二层便是银台,条件稍逊色,不过根一口木台子比起来,还是要好上很多的,所谓木台子,也就是摆放成排的长木凳子,连张桌子也没有,不过这时候已经满满登登的坐满了人。

木椅之前就是十分高大宽敞的台基,高往下看呈正方形,进深四椽,悬山式屋顶,四角立柱均为粗硕的圆柱,台子上满铺红毯,正是唱戏的戏台子了。天才一秒钟就记住:(

说起来我和洛瑾瑜都是第一次来到这种古色古香的戏楼看戏,难免就被四下里的精致吸引,新奇的打量起周围,直到锣鼓声响起,就见穿着戏服但同样戴着各种不同面具的戏子登上了戏台,也不见有报幕介绍,陆续的登台演员就自行跳傩唱了起来。

我虽然不懂戏,但是听着腔调浑厚,而且依次表演的内容也看得清楚,毕竟《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这样的曲目内容基本都知道。

我边听着戏边有意无意的扫了眼台下的观众,渐渐觉得好像有些不对劲了,因为就算是看戏,这些人都是戴着的清一色的红色笑脸的面具,一动不动的冲着戏台,不言语也没有反应,只有一张张笑脸,这情景就是越看越有些阴森怪异了。

这时我注意到舞台上的表演的戏角,渐渐的后背生出寒意,不由得低头看看自己手背上,之前盖着的红戳,不知道什么时候由“阳行”,已然变成了“阴行”。

我一抬手打住他的话,“要问什么是生什么是死……”我想了下,回道:

“来时的第一声哭泣是生,去时呼出的最后一口气是死。”

我俩正低于,那边的竹台上的男童又重复问道:“吾乃十问童子,十个问题若答得出,可入金银台。”

“吾问你可知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什么是有,什么是无,什么是实?什么是虚?什么是得,什么是失?什么是有常什么是无常?”

巷子口那边是灯火通明,人群涌动,而这一边是冷冷清清,四下里已然只有我和洛瑾瑜两人。

我低声说道:“看来不回答他们是不会走了。”

洛瑾瑜点了点头。

“吾乃十问童子,十个问题若答得出……”

“忆如初,人难顾,一世恍惚,何处迷途?

冷寒骨,幽冥渡,脚步踌躇,何处歧路?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