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崇祯之开局觉醒魏忠贤

96焦灼的宁武关

  • 作者:陈真a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12-21 21:31:19
  • 字数:5980字

但周遇吉也不是吃素的,率领四千勇卫营驻守在宁武关前的代州城,凭城固守,连战十余日,城下大顺军的尸体堆的几乎与城墙一样高。

最后因为寡不敌众,后勤短缺,周遇吉才率部退入了宁武关。

第二条是先向东进攻真定和保定,随后借道向北,直取京师。

直观来看,第二条路线要比第一条简单许多,挡在他们面前的只有真定和保定两座防守不是很严密的城池而已。

第一条是先北上攻下宁武关,再攻大同和宣府,最后全军调转矛头向东,再取居庸关,随后便到了京师脚下。

于是,四十万大军轰然北上,直指宁武关。

为什么李自成要选择看似困难的路线进军呢?

因为这条路线上的关隘和坚城中驻守着大量的明朝边军,这些军队战斗力普遍较高,连李自成也不能小看。

也算是首战告捷了。

所以,他们内部才一致决定,得先把这些明朝边军给收拾了,才能确保进攻北京的胜利。

当然,能使李自成下这个决定的,除了谋臣的建议外,还有他对自己实力的充分自信。

但大顺军的速度很快,周遇吉刚退到宁武关,大顺军的前锋刘宗敏部就扑了上来,于是又是一场恶战。

凭借着宁武关的险峻和勇卫营的英勇,周遇吉才险之又险地打退了刘宗敏的进攻。

现在的宁武关之上,到处弥漫着紧张和严峻的硝烟,如同死神的黑影降临世间,大地一片焦灼。

若大顺军借道保定,虽然更容易到达北京,但若是明朝的边军突然回援,那他们很可能会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

他现在的处境,他自己何尝不知。

看来,自己已经是一枚弃子了。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派人前来呢?

他现在唯一的价值,就是尽量拖延闯贼的脚步。

虽然知道这个结局,虽然知道自己已被抛弃,但他心中却没有怨恨,只有豁然和决绝。

若自己是朝廷的决策者,也会做出这样顾全大局的决定吧……

李自成,来吧,与我酣畅淋漓地战一场!即使不能力挽狂澜,至少也要在大明的史书中留下最后的绝唱!

勇卫营,誓死效忠大明,九死不悔!

“带他们过来吧。”

周遇吉睁开双眼,淡淡说道。

“是。”

千户朗声说道,随后下城去通报,不一会儿带上来两个平常百姓装扮的男子。

其中一个不苟言笑的是朱希望,因为路上可能会遇到顺军,所以他们都装扮成了百姓的模样。不过他们一路上小心行事,虽然遇到了几次顺军,但都躲了过去,没有发生冲突。

另一个是锦衣卫指挥同知高文采,因为朱希望是刚刚晋升的武将,而且……不怎么善于言辞。

所以崇祯派了与周遇吉很早便相识的高文采一同前来,劝周遇吉突围。

“原来是高兄,冒险前来,难道陛下有什么旨意?”

周遇吉看到旧相识惊奇了一下,开口问道。

“周将军,确有旨意。”高文采拱手一拜,随后从怀中拿出崇祯的密诏。

周遇吉读完,不知为何,脸上竟然有些恼怒之色,转过了身,幽幽道:“你回去告诉陛下,宁武关,我会替他守好的。”

崇祯的密诏上,写着王家彦所提的突围事宜。

但周遇吉此刻已经接受了自己弃子的身份,以为崇祯这封信只是为了给他些希望,让他安心守宁武关,安心当弃子而已。

他不认为朝廷上的那些衮衮诸公,会同意崇祯派兵救援自己。

即使崇祯不说什么,他也会坚守宁武关不退半步的。他现在只想酣畅淋漓地战一场。

“周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陛下只是让你坚持个十天半月,随后率部突围便是,会有大明的军队在外面接应的。”高文采急道。

周遇吉叹了口气,说道:“高兄,你不会看不出来吧,我已经是一枚弃子了。”

“陛下是皇帝,派你来这一趟,不过是显示皇帝最后的恩宠,求得一个好名声罢了,算不得数的。”

“我周遇吉就没想过活着走出宁武关,你回去告诉陛下,我会为大明血战到死!”

“然而大明根本就不需要你死。”

高文采见周遇吉曲解了崇祯的密诏,刚要解释,谁知旁边的朱希望忽然开口说道。

闻言,周遇吉豁然抬头,刀削般的眼神看向朱希望,沉声道:“这位是?”

高文采忙解释道:“陛下在京中新组建了四卫营,这位便是提督四卫营的朱希望将军,此行正是朱将军的护卫,我才得以安全到达宁武关。”

周遇吉又上下打量了朱希望几眼,刚刚还以为对方只是个锦衣卫的小校,此刻再看,确实有几分英武不凡的气质。

四卫营和勇卫营都编在内廷御马监名下,属于同级。周遇吉提督勇卫营,朱希望提督四卫营,这样来看,两人还是平级的关系。

不过这位同僚好像不太会说话的样子……

“朱将军,你刚刚那话是什么意思?是说我周遇吉无能,于国家无用吗?”

“当然不是。”朱希望抱拳道:“我的意思是说,您若死在了宁武关,与大明实在是没什么用处。但您若是活着,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日后力挽狂澜、救大明于危难也未可知。”

周遇吉一愣,随后说道:“陛下真的在外面安排了策应部队,要救我出去?”

高文采见此情景,忙趁热打铁道:“那是自然,王家彦尚书已经在驰援的路上了。只要周将军按密诏行事,突围出去还是大有可能的。”

朱希望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从怀中摸出了一封信,递给了周遇吉,说道:“这是庐州总兵黄得功给你的信,他现在已经勤王北上,目前驻扎在京郊,这次也会前来策应你。”

听到黄得功的名号,周遇吉不禁内心一动,他与黄得功可是勇卫营的第一批将领,在同一个战壕待了好几年,两人不是一般的情分。

接过信件,看到熟悉的字迹,他的内心不禁流过一股暖流。

“陛下……真的没有放弃我们四千兄弟……”

周遇吉看向两人,慷慨地说道:“好,我会按诏行事的!”

顿了顿,他又道:“前天闯贼的大将刘宗敏攻过一次宁武关了,顺军受挫严重,但这两天也一直在小股系扰。”

“我看他们是想先把宁武关围起来,你们还是趁他们包围圈未形成的间隙,赶紧先离开吧。”

高文采与朱希望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

“周将军,告辞。”两人异口同声道。

他们二人的目的,本来就是通知周遇吉突围的计划。现在目的达到,也该回去准备了。

而且,两人为了隐匿行踪,只是带了百余骑,留下来也没什么用处。

“告辞!”

周遇吉抱拳行礼。

他知道,虽然这次突围计划很完善,但突变的因素也很多。并且他还要坚守宁武关十几天的时间,外围的援兵才会准备到位。

接下来的十几天,每一天都会是一场生死之战!

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走出去。

那千户显然迟疑了一下,艰难地开口道:“回将军,只有白余骑,应该……应该不是援军。”

周遇吉缓缓闭上眼,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将军,京师遣人来了,似乎还是个武将。”

城头之上,一个勇卫营千户抱拳通报。

北京位于太原的东北方向,由于地势原因,李自成从太原出发进攻北京有两条路。

周遇吉身上的甲胄一片狼藉,到处是烟灰和凝固后的鲜血,显然已经长时间没有脱下了。

头发因为沾染了鲜血都结成了绺。

他看着城下堆着的尸体,和更远处大顺军驻扎地的袅袅青烟,淡淡问道:“可是援军?”

而第二条路,要闯过重重的关隘和坚城,才能摸到北京的脚下。

可大顺军内部经过商量研讨,一致决定军队主力走第一条路,四十万军队进攻宁武关,只分出少量兵力向东攻打保定。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