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崇祯之开局觉醒魏忠贤

第40章徐渭觉醒

  • 作者:陈真a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11-07 16:53:19
  • 字数:5256字

“多亏了陛下,皇恩浩荡、恩泽无边,这才把老臣从鬼门关给捞了出来!”

“这个功劳朕可不敢当啊。”崇祯温煦地笑道:“倪卿,你来说,这个功劳该给谁。”

但今日毕竟是上元节,皇宫上下还是张灯结彩了一番,里里外外都透出一股喜庆的节日气息。

在明末紧张沉郁的政治风气下,宫内的人们久违地露出了笑脸。

明末民生凋敝,崇祯又是个节俭的皇帝,早就缩减了宫廷的各项开支,所以现在的皇宫并没有以往的金碧辉煌。

也不知是不是乾清宫内的炭火烧的太旺,王家彦顿觉一股暖流激荡全身,感动道:

“爱卿快快请起!”

崇祯抢上两步,把刚刚病愈的王家彦扶了起来。

倪元璐眼神一转,扶须笑道:

崇祯拉着两人的手,一边往里走一边问道:

“王卿,你的身体近来如何,还能否与朕同行啊?”

“依老臣看,如今江山颓唐、百姓遭难,连老天看了都于心不忍,这才把王大人留给了陛下,让王大人帮陛下重整山河、开万世太平啊!”

崇祯听了哈哈大笑,心想这倪元璐,可真是个老机灵鬼呀!

“倪卿说得好,是老天去了一趟阎王庙,把你给留下来的,不过不是留给朕,而是留给千万的大明百姓。”

“今日是私宴,两位爱卿不必拘礼。”

“王卿,你应该也听说了吧。”崇祯叹了口气道:

“如今勤王令已经发出,可各路人马却都按兵不动、隔岸观火,都在等着吴三桂和左良玉的表态!”

“可这两个人又各有各的理由,总之就是都口头答应了勤王,但要到最后关头才能赶来!”

“如此一来,天下兵马不齐,我们打赢闯贼的胜算可就要下降不少啊!”

王家彦听后也是眉头紧皱,吴三桂和左良玉表态不明,虽然他相信两人最后会来,可各路的将领却并不相信。

仅凭京师的军队,是无法让他们相信可以打赢闯贼的!

一场打不赢的战争,谁会带上家底来参加?

就在这时,小黄门端上来三个小碟子,分别摆在三人面前。每一个里面都放着一颗汤圆。

崇祯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因为倪、王二人的汤圆中,有一个里面装的是徐渭的觉醒胶囊!

这两人都是忠义之士,崇祯也不知道该给谁觉醒,只好交给老天了。

崇祯拿起明黄色的碟子,说道:

“今日是上元节,这第一口汤圆应当一口吞下,不能咀嚼,寓意团团圆圆、永不分割!”

说着,崇祯一仰头,把汤圆整个吞进肚里。

见状,倪、王两人也有样学样,端起天青色的碟子,将汤圆一口吞进肚里。

“怎么样,什么味道?”崇祯眨着眼睛,似乎很有兴致地问道。

倪元璐这么大年纪了,生吞一个汤圆着实有些难为他。

而且,汤圆哪有生吞的道理,一股面皮子味,实在不好吃。

但为了皇帝的面子,他还是连忙想了一些溢美之词,恭维道:

“虽然没有尝到馅,但此汤圆馨香外溢,外皮滑润可口,吞之如服仙丹,令人唇齿留香。”

“更重要的是寓意深远,老臣活这么大岁数,还没听说过这个习俗呐,今天真是开了眼了。”

王家彦却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似的,接着说道:

“何止是馨香外溢,简直是醇香冲天,汤圆竟然还可以这么吃,刚刚老臣只觉一股清气灌入脑门,这精神都清醒了三分呢!”

倪元璐闻言不禁表情一滞,难以置信地看向王家彦,仿佛在看一个陌生人。

……这王家彦今天什么情况,也学会溜须怕马了?吃个汤圆怎么还吃出清气灌脑了!这马屁拍的也太生硬了吧!

“成了!”崇祯兴奋地一拍桌子,又把倪元璐吓了一跳。

“陛下,成……成什么了?”看着崇祯刚刚还在为国事忧虑,现在却又突然兴奋地像个孩子,倪元璐不禁陷入了疑惑。

“嘿,有了!”王家彦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也猛地一拍桌子。

“王大人,有……有什么了?”倪元璐话还没说完,崇祯就兴奋打断道:

“有了?这么快?”

“有了,臣想到办法了!”王家彦也激动道。

倪元璐左看看、右看看,彻底陷入了对人生的怀疑。

……这俩人今天这是咋了,难道蘑菇没煮熟,给这俩人吃出幻觉来了?还是我吃出幻觉来了!

“倪大人,我想到怎么让南方的兵马前来勤王了!”

一听这话,倪元璐瞬间清醒:

“真的?你有办法让吴三桂和左良玉提前赶来京城?”

“非也非也!”王家彦却摇头道:

“无需他们两个给各地兵马做表率,我也能让他们乖乖进京勤王!”

崇祯闻言大喜,看来觉醒徐渭真是没错,忙问道:

“王卿什么计策,快快道来。”

王家彦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开口说道:

“陛下,如今天下各路兵马,除了吴三桂和左良玉,实力最强的当属山东总兵刘泽清!”

崇祯点了点头,刘泽清确实实力强劲,但也是最无耻的一个。

其余人按兵不动起码有个正当理由,他直接来了一句坠马受伤,搁这骗鬼呢!崇祯想想就气。

王家彦继续道:“而南方的势力中,马士英、刘良佐、黄得功、高杰,四方势均力敌,互相制衡。”

“无论哪一方实力变强,都将引起其他三方的恐慌!”

“而我的计策,关键就在黄得功和山东总兵刘泽清的身上……”

等王家彦说完计策,崇祯长出了一口气,在心中细细盘算了一下,皱眉问道:

“黄得功虽然答应勤王,但借口粮草不足,行军缓慢,他能听我们的调遣?”

王家彦笑道:“黄得功此人我多有了解,是忠义之士。”

“而且,他曾经是大内勇卫营的兵,当时他的顶头上司正是卢九德,对他有知遇之恩!”

“卢公公若是亲自出马,黄得功必定听从陛下的调遣!”

倪元璐也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大喜道:“陛下,此计可行!”

“好。”崇祯最后拍板道:

“就按王卿说的办,朕马上去写密信,让卢九德亲自送到黄得功的大营!”

崇祯欣慰地笑了,随后三人又寒暄了一番,午宴才正式开始。

小黄门上来一道道菜品,君臣三人边吃边聊,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最近的国事上。

崇祯望着王家彦,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神君,请入座。”

崇祯十七年正月十五,上元节。

“陛下!”

王家彦的身体都有些隐隐发抖了,哽咽着道:“老臣为官多年,毫无建树,怎能受陛下如此大礼,实在惭愧!”

“老臣所余残生,必将一腔肝胆照于大明百姓,满腔热血洒于大明疆土,定不负陛下的重托。”

“陛下圣躬安!”

倪元璐和王家彦按时来到了乾清宫,看到崇祯竟站在大门口迎接他俩,忙惶恐跪道。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