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汉谋无双

第4卷大汉名相第424章长乐宫议政

  • 作者:结草成林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1-10 21:47:31
  • 字数:5072字

“如此说来,朕未免错怪你了。”

萧何听出高祖明显在安慰自己,想起曾经的送子从军往事和鲍生的建议,就借机说道:

十月,又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也正值萧何督建的长乐宫建成,萧何奏请高祖御驾前往视察。

于是,高祖从栎阳到了咸阳,萧何等众臣接驾,导入游观。

这一年,高祖已经五十七岁。

刘邦见萧何回答既有道理,又贴近自己的心意,便转怒为喜道:

见萧何意气风发的样子,就转过一个念头,于是,嫌宫室过于壮丽豪华,责备萧何道:

“朕之起义,原为救民。现今天下初定,民穷财尽,怎将这座宫殿造得如此奢华?”

“微臣跟随陛下日久,此事虽蒙陛下宽宥,但来日方长,事务颇多,难免会有些失误,尚望陛下,一旦有这样的事时,随时警醒教诲微臣才是。”

“启奏陛下,正因为天下刚刚安定,才好借机会,多征发些役卒和物资来营建宫室。”

“况且天子虽然以四海为家,但只有宫室壮丽才能显出威严来,也免得子孙后代再耗费金钱来重建。”

汉帝见萧何如此说,心知肚明,微笑着说道:www.tuxu.org 不格小说网

“你做事一向颇有远见,朕记得当年攻破此城时,诸将乘乱入宫,未免有所携取,唯独你只取书籍表册而去,有了这些典籍,眼下办起事来才有条不紊,方便了很多。”

萧何也笑道:“臣也无所长,一生为吏,对于前朝典籍,视为至宝,平日得以借鉴。今为陛下一语道破。陛下天资聪慧,事事留意,真非臣下可及万一也。”

萧何见高祖责怪,心下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奏道:

随即,高祖又在萧何的陪同下,参观了未央宫的四周。

高祖指着眼前的一片空地,对萧何说道:

“此处可以添筑城垣,将六国的诸侯子弟和后代,都迁到京城,这里作为京邑,就叫长安吧。”

于是,咸阳便更名为长安。

至此,西汉建都长安,历时两百余年,萧何成为该城的最早规划和设计者。

长乐宫即成,各地的诸侯和朝廷里的大臣们都来参加十月的朝会。

高祖就命叔孙通,按照既定的仪式,培训所有官员,准备朝会时实行。

朝会的这一天,终于到了。

这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万众瞩目的新年朝会,正式开始。

首先,数十名谒者在前方导引,领着诸侯大臣们按次序进入殿门。

大殿的院子里,早已排列着宫廷的仪仗骑兵、步兵,个个身着新式军装,盔明甲亮,戈戟鲜明,各种旗帜迎风飘扬,一派严肃整齐的气氛。

待诸侯大臣们都列队站好,只听台阶上傧相喊道:“趋。”

于是,殿下的郎中们,依次站到了台阶的两旁,每个台阶上都站着几百人。

在谒者的导引下,功臣、列侯、将军,以及其他军官们,依次站在西边,面朝东;丞相以下的名种文官们依次站在东边,面朝西。

这些人,一共排成了九行,九行人设立了九个傧相,专门负责上下传呼。

大家都肃立静待。

随着鼓乐响起,皇帝高祖的车辇从后宫慢慢驶了出来。

皇帝贴身的侍卫拿着旗子,传话叫大家注意。

高祖从车辇下来,登上御座。

谒者高喊:“贺。”

傧相领着诸侯王以下,直到六百石的官吏们,依次向皇帝朝贺。

从诸侯王以下,所有的人都诚惶诚恐,肃然起敬。

群臣行礼过后,又按着严格的礼法摆出酒宴。

那些有资格陪同高祖坐在大殿上的人们,也都叩伏在席上,随后,一个个按着爵位的高低,依次起身给刘邦祝酒。

等到酒过九巡,谒者传出命令道:“停止。”

于是,酒宴截止。

整个仪式过程中,大殿前肃立的御史,依次前后监督。

哪一个稍有不合礼法,负责纠察的御史立即把他们拉出去。

整个朝会从始至终,井然有序,礼节肃然,没有一个敢喧哗失礼。

朝会才罢,高祖心满意足地说道:“太爽了,今天,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作皇帝的尊贵。”

于是,高祖立即提升叔孙通作了太常,赐给他黄金五百斤。

叔孙通又趁此机会对高祖奏道:

“我的那些弟子们已经跟我好多年了,是他们和我一块儿制定的这套礼仪,请陛下也能给他们一些官做。”

高祖一听,立即准奏,任命那些人都当了郎官。

叔孙通出宫后,把高祖赏给的那五百斤黄金都分给了那些儒生。

儒生们这才知道,叔孙通是个守信用仗义的人,一改之前的论调,称赞道:“叔孙通可真是个圣人,能把握住形势的需要,又能用自己的智慧,实现儒生的理想。”

叔孙通借机,制定了一套适合当时形势需要的政治礼仪制度,撰写了《汉仪十二篇》、《汉礼度》、《律令傍章十八篇》等仪法法令方面的法规,为汉朝的建立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没过两年,高祖又调任叔孙通为太子太傅。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汉的主流政治思想,而法家的思想,则保留在萧何的《汉九律》中。

注1:汉律九章,萧何根据刘邦的要求,依照秦法,在前魏国李悝制订的《法经》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基础上,补充了户律(户口管理、婚姻制度和赋税征收)、兴律(主要规定征发徭役、城防守备)和厩律(主要规定牛马畜牧和驿传方面),一般所说的汉律就是指《九章律》。

“另外,根据陛下的旨意,臣等参照秦朝法律‘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已拟就“汉律九章”(注1)。

高祖听了大喜道:“丞相所为,可谓为大汉立下了根本规矩,甚善甚善。”

高祖笑道:“这一阵子,丞相也辛苦了,主建宫室,还要制定颁布很多条律。”

萧何见说,连忙奏道:“秉陛下旨意,微臣已将诸多律条拟好,随后将一一奉上御览。”

很快,时间就到了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十月。

高祖道:“都有哪些呢?”

萧何道:“按照陛下的旨意,汉将接承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同时部分沿用先秦的分封制,将两者结合,实行郡国并行制,同时废除秦朝的苛刻法律。”

“在律法上,废除连坐法及夷三族,倡导‘德主刑辅’,即以教化为主,刑罚为辅,达到宽柔相济,严松相当的效果。”

长乐宫中最大的一座,叫做未央宫,周围覆盖有二三十里。东西向排开,阙门数座。殿宇规模,也都高大宽敞,尤其以前殿最为豪华壮丽。武库、太仓,分建殿旁,气象巍峨。

高祖巡视一番后,心下很满意。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