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我是汤世祖

第221章 该整顿了!

  • 作者:空山一先生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3-22 02:40:17
  • 字数:5586字

封隆之来到这里喝茶。

安纯看到了他,也不觉得意外,只是等着看戏。

现在的安息帝国,已经被萨珊波斯取代了三百来年,安纯这一支的身份来历至今无人知晓。

不过汤国境内确实有一支安息帝国的皇室后裔,就是著名的汉代高僧安清王子的后代。

掌柜是一个胡人,名叫安纯,来自安息帝国故地。

在应昭身边混了几年,他也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暗子,充任应昭的耳目。

安清让位不到百年,安息帝国就覆灭在萨珊波斯的手里。

至此,安息帝国王室四散,到处能看到安息帝国的遗民。

又几分钟后,一队穿着甲胄的押镖团队走上茶位。

只是安息王子并未久留,看汤国不愿助他复国,就拿着经商许可回去慢慢倒腾自己的复国大业。

而安纯就这个时候留在了东宫,专门负责充当通译。

气势汹汹,压得不少外边的眼线不敢随便的靠近。

毕竟押镖团不仅来上茶位,还簇拥了几个浮华装束的商人。

“又是长安来的狗大户。”

其中安纯也算是,因为他就是当初东来自称是安息国遗孤王子的堂弟。

不然就是一些皮甲。

而且他们绝大部分只能带腰刀和射程小的弓,长枪和长矛是不允许携带的。

不然这群人只要一声令下,就能起兵造反了。

只能说武威赫赫,十分肃穆。

封隆之这边被借了座,他也没有拒绝,只是在喝茶的时候,在桌上用茶水写字。

而对方也在回写。

大概五分钟后,封隆之起身去交茶钱离开。

押镖团依旧在喝茶,直到一个时辰之后才去吃饭。

监视封隆之的人追着封隆之又去走街窜巷,然后看着他记录一些内容。

一如既往的习惯了。

监视者也都见怪不怪。

不过押镖团的几个商人头目汇合在春华酒楼。

仔细一看,有一个道士最令人瞩目。

“唐御史,东西都在这里了。”

这群人对道士拱了拱手,将文书递上去。

唐昌明点了点头,拿起来一看,数秒之后直接砸了手中的文书怒道:“混蛋!孙腾是什么意思?亏得老子当初见他机灵,向不少人举荐了一二,结果他自称军士是栋梁,栋梁贪点钱怎么了!当初他学《大同书》的进步思维哪里去!”

“很多乍富的人,都跟他一样。我这里也有很多的老兄弟……也都……”

道士边上一个年轻人眼神也黯淡了下来。

“……”

唐昌明呼吸沉重了几分:“要不是陛下放缓了脚步,若是就这么出蜀,不用几年,我们就算拿下这个天下又如何?不也是当初那个模样!”

“两千人!两千弟兄为了我们的理想能继续往下,他们选择了义无反顾的冲锋!”

“辽东之战!”

“漠北奔袭!”

“狼居胥会战!”

“燕然之战!”

“乃至最后的阴山决战,全是弟兄们用累累尸骨堆砌起来的!不是说不给他们更好的生活!而是这群人,太贪得无厌了!”

唐昌明愤怒的拍桌。

他的道袍里的左臂完好,但是右臂只有半截。

一下愤怒的起身,趔趄了一下,好在边侧的安纯眼疾手快搀扶了才没摔倒:“我们一点点开辟出来的局面,眼下连十分之一疆域都没收复,结果都变成现在这副模样!以前的少年军的老兄弟有几个腐化的!”

“蜀州调查出来,有六个。”

“渝州稍微好点,三个。”

“剩下的几个地方还在征伐,暂时没有调查,但九镇那边大体有十二个已经被查出来跟世家联系的背叛了。还有两个是跟柔然……”

道士的怒色更甚。

周遭不少老兄弟都露出了哀色。

曾经的同袍,背叛了自己的队伍,他们说好的薪火相传,不想却成了一个笑话。

让人真的难以接受。

“陛下的意思是,该整顿和狠抓思想了。证据充足就动手,然后该公审就公审,这群家伙现在没有挂军衔,而是政务官的衔。处理完他们,陛下会在万寿节这一天颁布动员令,重新整编军队。地方的建设工作,将全面还交地方。”

“万寿节……”

众人都愣住了。

“为什么选择这一天!这可是陛下的生辰……”

“也是陛下的决心。”唐昌明长长吐出一口气,“错了就得认。他们违法了!汤律一直有约束力的!让你们带兵过来,就是防止那群混蛋狗急跳墙!长枪全部换上,带着兵立刻镇压现在所有的军营,军宪部的宪兵队,也已经出动了。一些牵扯其中的农兵,都会被清查。”

“这就是我们给陛下的生辰礼物,也是陛下想要看到的生辰礼物!如果在这么腐化下去,我们甚至不用出兵,就不攻自破了!犯下人命的,抓了就公审处死,没犯人命,该论罪的论罪,该严惩的严惩,我们是不是为了我们打仗。而是为了未来的子孙后代打仗。处理完他们,你们的后人虽然不见得能居于中国,但至少能有一地封建。而前提就是,我们必须赢下这天下。”

唐昌明看着众人说这话,眼神闪烁着,想要看清楚这群人到底什么心思。

列土封疆已经属于国策了。

但只能在中国之外。

到底是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谋划,还是为了享受这片刻潇洒?

“我等知晓,请唐御史示下。”

这群人起身。

唐昌明笑着,很难受的笑着。

终究是开始有了各自的心思吗?

这个旗帜,还能举多久?

“好!事不宜迟,今夜就动手,先把德阳县上下官吏,全部控制,军队方面由我亲自去安排。”

“是!”

看着他们都走了。

唐昌明静静坐在椅子边,进而缓缓闭上眼。

“这个世界,真的很现实呢!多少老兄弟都是无父无母的乞儿?艰苦的日子,都忘却了吗?

而陛下是发现了这些问题对吧!您将大同书改成数个百年的目标,就是为了留下种子吧?

是期待当生产力发展到了它该有的位置,寄希望于时间会告诉苍生,该做什么了对吧?”

“呵呵,想那多做什么?陛下终究有所打算。我还是守护好我想看到的天下吧!”

唐昌明起身要推开窗,突然看到了洗手用的水盆里,自己道袍的模样。

道……

盛世避世,换得一寸清净。

乱世入世,护得一隅安宁。

“何日我也能上山避世,不喜繁华的吵闹呢?”

一来锻炼,二来赚钱,三来加强对成都的交流,防止他们困居地方无所事事,进而变质。

现在绝大部分的押镖团都是雍州都司直辖,每个士兵都需要接受从军的训练才有资格穿戴板甲。

负责监视封隆之的眼线,看着商人身上的丝绸和云纹,羡慕得不得了。

“能怎么办?没看到这些商人要么缺胳膊,要么少腿的?肯定是军中退下来的老人,都督见了指不定还得喊一声老队长呢!”

德阳县内,一处茶楼。

“这……也是……”

来的商人典型的退伍之人,跟着身边的押镖,更多的还是长安农社出身的农兵。

现在长安相对而言比较安宁,所以会有三分之一的青壮出门押镖。

安清,字世高,安息国太子,父薨,让位出家,东来大汉传授佛经。

不过两者之间并没有多少交流,分家也是几百年了。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