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我是汤世祖

第138章 陈二狗入成都

  • 作者:空山一先生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3-22 02:39:44
  • 字数:9672字

结果还没走进山货批发市场,就里被这里的乐子吸引了过去。

“走,去看看。”

几个放浪形骸的酒鬼相互搀扶着,颤颤巍巍站起来,附近有人路过,也有人驻足。

不过驻足的有说有笑,像是看着趣事。

“没事……疼!扶我一下!”

一路上都在念叨。

一侧的刘满仓取笑道。

“嘿嘿……”陈二狗不大好意思了起来。

刘满仓也好奇,这一次来成都,他这个宣抚使也是带着任务来的,希望能打通一个市场,让他们农社的商货卖一个好价格。

然后还要交清洁费,毕竟牛马驴会拉得到处都是,所以是三文钱。

他们这一路从梓潼过来卖山货,在梓潼就住官营客栈的时候花了点,成都这边一口气交这么多,可是将陈二狗心疼坏了。

成都发展很快,大量的世家对普通食物没啥想法,倒是对山珍海味需求很大。

附近的郡县,许多农户全靠这种高品质的山货赚钱。

而成都有头脑的客商来收购,刚开始还各自为战,但是卖了一两趟后他们结盟了,开始反向施压各地农社,逼迫村长和宣抚使他们答应低价出售。

入成都,第一站要交钱,道路的交通费,一匹驴一文钱,一辆车十文钱。

但也不可避免被热闹吸引了凑上来看。

“诶兄弟,这是发生了什么?”陈二狗凑上来,就看到一群人对中间的老男人们指指点点。

萧衍和兰钦被陈二狗拍了一下,他们本来要离开,毕竟这群腐儒在,也很倒胃口。

但却不想有人没在意他们的衣着,抬手就拍了上来,弄得萧衍的白衣,都一个巴掌印。

萧衍有点哭笑不得道:“哦没什么,你不觉得这群腐儒很有意思吗?”

“有意思吗?”陈二狗盯着腐儒,“读书人不应该被尊敬吗?”

陈二狗回想起了曾经的周家老爷,就是一个读书人,他家的家奴有幸读了几天书,知道的很多东西,确实让人尊敬的起来。

而且他最近正在学《大汤正音》和《大同书》,虽然会说官话,可是蜀州的调调儿还是很浓,但他觉得自己出息了,居然能读书了。

之前回了一趟娘家,一说自己读书了,老丈人那尊敬的表情,他可是记忆犹新啊!

但成都这里,怎么感觉有点古怪。

“你觉得读书人该被尊敬?”萧衍好奇的问。

这个中年模样的农汉居然会有这种想法。

倒不是萧衍好奇为什么,而是不应该,因为这群农汉理论上是接触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的。

“是啊!我也在学了,《大汤正音》我掌握得很好了!我家因为我考试第一名,免了明年一成的租子,还有《大同书》我也开始读了,虽然还要看注音的版本,不过我已经会写两百多个字了。”

陈二狗家就他一个壮丁,当不得兵,就只能走另一条路降租子,不然就得多开垦土地,累死累活。

为了进行扫盲,应昭也是给了优惠,农社考试,优胜的那十个名额降租。

反正万物皆可卷,拼音规则印刷并不难。一本正音其实就是一本常用字字典,应昭收录了六百个字,发出去之后应付一下日常需要是没问题的。

陈二狗的话,倒是让萧衍更好奇了:“所以你就觉得读书人该被尊敬?”

“自然,读书都是有出息的。”陈二狗赞同的说。

“可这群人却骂陛下无道哟。”萧衍说的是原话,这腐儒刚开始还是发牢骚,但没一会儿就让人丢出来了。

纯粹是猫尿喝多了上头,细数应昭过往执政的错失,尤其是北疆战役,应昭打空了北疆一半的户数,就是应昭毕生最大的黑点。

“有类汉武,更似秦皇!穷兵黩武,枯竭民力,诚乃无道昏君!”

萧衍复述道,陈二狗愣了,接着皱眉说:“汉武我知道,不是一个明君吗?秦皇更是厉害,始皇帝乃是千古一帝,功盖三皇,德比五帝,一统天下由祖龙伊始。”

萧衍更惊喜了几分:“你连这个都知道?”

“自然!我可是我们小溪村农社年考第一!历史我也清楚的!”陈二狗傲然的几分。

“有意思!但你应该知道汉武打匈奴的打空了天下一半户数,始皇帝征发民力开长城驰道,大修基建,耗费民力的事情吧?他们就是那这些类比讽刺陛下的呢!”

萧衍拱火的说,纯粹就是蔫儿坏。

陈二狗一下正色,肃穆之中更是多了几分怒火:“真是这么说的?”

“对,就是这么说的。”萧衍捋着胡须笑着。

不知存在什么心思。

“那就不该被尊敬,要辩证看待!”

陈二狗想了一下,上前走到了那群腐儒面前。

“诶……二狗……”刘满仓要上前阻拦萧衍拦住道:“没事没事,看看这位老兄要做什么。”

“几位可是读书人?”

陈二狗一问,正在人群里懵逼的腐儒们也愣了,“自然。”

“那你们说过,陛下有类汉武,更似秦皇吗?”

“自然。”腐儒们回答,上上下下看了一眼陈二狗,“你竟然会说雅言?”

河洛话其实也算雅言的延伸,只是时代不同了,口音有所变化,但应昭正音的时候,用的就是河洛话为基准,修改了雅言里的古怪调调,让官话更贴近民生。

这一个农夫居然会雅言,腐儒们都震惊了。

“自然。”陈二狗冷笑道:“在下梓潼陈二狗,田间地头一农夫。今日你们在这里诋毁陛下,我是不会揍你们。但是……tui!”

“你……你干什么!”

腐儒们被啐了满面,一个个气急败坏了起来。

“什么东西!就你们这些人也配诋毁陛下!说陛下穷兵黩武,不打柔然你想当两脚羊吗?说陛下滥用民力?我怎么想挣个工钱都没名额!就你们这种不知所谓的腐儒,就是该打!屁事不做,只会吹牛的垃圾!”

陈二狗骂得很快,甚至夹杂了梓潼方言,萧衍听不懂,却也大为震撼,甚至更多了几分思索。

“骂得好!他娘的刚才还未说陛下是秦皇汉武是夸呢!没想到居然是在暗戳戳的骂人!”

“靠!读书人都这么阴谋吗?”

“那就不读书了……感觉读多了会变坏。”

人群一下恍然,一个个脸色都难看了起来。

陈二狗却挥了挥手喊道:“各位各位,读书肯定是有好处的。只要读了,就能知道他们在用什么心思骂陛下!咱们这些苦命人泥腿子要不是有陛下这青天,只怕一辈子都读不了书,识不了字。甚至可能被这群心怀恶意的人忽悠。要我说这书就该读,读懂读透,然后拿来做武器反击他们!”

“陛下要建什么?天下大同的社会!想要人人如龙的世界!”

“自我而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陈二狗振臂高呼,他以前很怯弱,这也怕那也怕,但是自打读书之后,考试之后,他家降租,老丈人尊敬,村里头看到他的时候,多是溢美之词。

自信就在这段时间建立起来了!

他也很清楚是谁给他带来的生活。

虽然刚开始搞不懂为什么有人叫承禅皇帝的四个字,但后来伴随着政策的传达,分地之后的降租,各种实打实的利益落在手里他就知道这个皇帝,就是他们的天!

现在有人诋毁?

入成都前有一本免费赠送的《大同汤律》,他也在看了!

打架犯法要罚款劳改,那就不打,骂人啐人总可以吧!

“天下大同!”陈二狗大吼一声,指着这群腐儒道:“这群腐儒就是欺负我们读书少,然后用我们读不懂的经文,来对我们进行洗脑!他们想要一只当人上人!这种事情绝对不能让他们做到!我们不仅要读,还要对这种唾弃!不用打他们,只要我们读懂了他们的险恶用心,就能反击和骂回去!唾弃他们,让他们知道他们才是错的!”

“没错!说得好!嗬tui!虾米米gia!(什么东西!)垃圾!”

“啐!”

一堆的人在朝他们吐口水,正搀扶着的腐儒们瞬间感觉被侮辱了。

一个个气急败坏,颤抖了:“你……你们!你们粗俗!”

“粗俗?”陈二狗呵呵起来,“没打你,就是我们克制了!就你们这样也配诋毁陛下?滚吧!少在这里碍眼!”

“你……你们给我等着!”

这群腐儒涨红了脸,从未遭受过如此奇耻大辱。

萧衍和兰钦也走了,这一路上萧衍的笑容也收敛了几分。

“怎么了?”兰钦和萧衍到了翰林院,现在萧衍住在里头,而兰钦则是不远处的军参部宿舍里。结果看他一路没说话,有点担心的问。

“没什么。只是觉得,开了民智,带来的也不知好坏。”

萧衍的一声长叹,内心之中,幽幽几分震撼。

一个农夫,因为读书开智之后,他一下就能明白他们交流的是什么。

本以为他会上去揍人,顺道帮他出出恶气,毕竟这群腐儒的姿态,太丢江南读书人的脸了。

但陈二狗的决断,让他更意外。

他没打人,反而是啐人。

这是萧衍意料之外的。

翰林院里的官员,对于让民开智这个问题,一直有冲突。

甚至可以说,基本上现在所有的思想普及问题,全是在这里开打的。

比如: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三句话,因为标点的普及,于是断句的意思就发生了变化。

第一句:对于老百姓,只要让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思去做就可以,不用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第二句:老百姓认可的由他们去做,不认可的就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第三句:老百姓可以去做的,就让他们去做,不可做的,告诉他们知道不能这么做。

其中头两句,一个代表愚民思想,一个代表开智思维。

而第三句就是典型的法家思维,主张要建立一个规矩来整顿国家,但是也并没有提及开智内容,而是由国家意志凌驾个体。

这三句话,就是整个翰林院关于开智思维的辩驳重点,三方不同意见,吵得是不可开交。

萧衍也在其中,不过他内心还是困惑。

因为他不知道开智之后老百姓会怎么想。

但是现在看来,这群人已经开始威胁世家存在的意义了。

知识平民化,带来的必然是礼崩乐坏。

孔子毕生虽然在坚持教育世人要尊崇周礼,却忘了他其实也是在推进知识下放的人。

因为他的坚持,在战国时代,儒墨成为显学,除了好处天下非儒即墨,但坏处就是更多平民开始进入知识传递的行业,也开始进一步打击世卿世禄的思潮。

直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现。

彻底宣告就算想要世卿世禄,也得想办法把自己包装得更好。

比如经学,玄谈的出现,就是包装的结果。

然而应昭的侧重已经偏向开智派了,他让百姓学习《大汤正音》,先识字,然后启蒙读本《大同书》,灌输一定的大同思维,并且推崇历史,亲自编纂了个人意味很浓的《华夏历史小识》,这是启蒙读物。

上追伏羲三皇,下尊五帝尧舜,尤其是侧重讲了华夏分离出去的游子们跟秦始皇的一统天下功绩,进而强化天下这个概念一部分来自血缘,剩下的全是文明认同。

像陈二狗这样的人,萧衍是第一次见,若是放在江南,很可能会在某个地方没头没尾的消失。

可是蜀州,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他们掌握的知识源自《大同书》,传递给后代的学识也会是这个。

“久而久之,定然深入人心,世世代代,无穷匮也。陛下这是在给后来者,埋祸呢!”

萧衍感慨着,对一头雾水的兰钦说:“算了,死后哪管这些,洪水滔天也轮不到我们操心,我还是再观望一下,毕竟佛改还有时间。休明兄,此去一别,只怕经年,若是有需要,小弟会在成都看护休明兄家人。”

兰钦正色,赶紧还礼:“正有此意相托,那就多劳烦叔达了。”

“客气。”

刘满仓也想让自己的农社百姓也有如此笑容。

所以成都里的东西他想学学。

别的一些地方都应下来了,但刘满仓却第一个不答应,因为他在成都有兄弟在,来信了几次跟他说:成都发展很好,很多人都很有钱。

既然是这样的地方,怎么可能这种低价?

“赵兄!赵兄啊!”

所以跟农社里的人商量之后,他带着十个好手,配备长矛和猎弓,一起踏上成都道途。

成都外和梓潼没什么区别,可是踏足了成都之后,他才见识到什么叫做天府之国。

一路上的建筑、风貌、人们神采,都是那种自信洋溢的。

“这是发生了什么?”陈二狗拉着驴探头探脑的问。

“怎么?就这会儿功夫,就不心疼钱了?”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