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纵横名人圈

第265章王烁出国躲避风头

  • 作者:最后一只蚂蚁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8-09 03:34:54
  • 字数:4964字

他们打算以对话的方式,开始针对当下的现状发表一些看法。

在把这个消息发出去以后,就得到了华东师大几个人的热情响应,其中有王小明、徐林、崔义明、陈富民和张连。

回到京城之后的江枫,还来不及喘一口气,就被王烁、马魏都、赵宝钢三个人给拉到了影视公司。

看着王烁没有如以前那样说说笑笑,再看看马魏都、赵宝钢二人,同样也是一脸的凝重之色,江枫就预感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处理好了泰国的事情,江枫在瑛拉的提醒下,方才想起来距离1997年的新年已经没有多少天了。

1992年初夏,《上海文学》杂志“批评家俱乐部”栏目打算重新恢复。

王烁把烟屁股丢到了地上,狠狠地用脚踩灭了。

“我的事情还是由我来说吧!……”

王小明把这些社会现象归结为,文学领域没有尽到应尽的引导责任。

9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浪潮和社会现实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因此,在文化圈里引发了一场人文精神大讨论。

社会世俗化,商品化加深,物欲主义盛行,拜金主义风气弥漫,国民道德出现滑坡,面对这一切,部分知识分子心里面无所适从。www.zbcxw.cn 星星小说网

此时,作家王烁和电影导演张义谋二人,恰好在文艺界是独领风骚、风光无限。

在此之前,张连写过一篇批评王烁的文章,陈富民也正好写过一篇关于张义谋的文章。1992年下半学期开学之后不久,他们就将此事又重新提上了日程。

讨论就在徐林的9舍625室进行,在讨论中,他们批评了两种流行的文化。

江枫听着听着王烁的叙述,他就慢慢地想起了一件事,这件事在九十年代的文化圈里,闹得是沸沸扬扬持续了好几年。

国内外报刊广泛转载,日本的报纸也做了报道,在持续两年的过程里面,不断有学者加入这个讨论中来。

到1995年,人文学界以外的一些学者也开始加入进来了,当时,在《中华读书报》就有一个很大的标题:“人文精神,经济学家发言了”。

在所谓的人文精神讨论过程中,出现了三个小插曲,其中一个就是“王烁现象”,这是大讨论中格外引人的内容。

在《旷野上的废墟》一文中,几位讨论者曾举例提到“王烁现象”,认为“王烁作品总的基调是调侃”。

从“王烁现象”和“玩文学”派深受欢迎的背后,更说明“重建人文精神”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这种看法得到了知识界较广泛的认同,但是王烁却不以为然。

1994年,王烁在《新民晚报》上,发表了《王王烁脱离文学界启事》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指责“假崇高道德主义理想主义者”。

1996年,上海和京城两地同时出版了《人文精神讨论文选》。

此时,人文精神大讨论已经基本接近尾声,最热闹的时候已经过去。

不过,王烁的冬天却是突然间就意外地来临了。

1997年,随着有关部门开始“清除精神污染”,让一直在风口浪尖上的王烁,彻底的被打入到了黑名单上。

“我自己投资拍摄的几步电影,已经都接到了上面的通知,全部不能够过审,他们说我是在宣扬灰色人生观。”

王烁用力控制着自己的悲愤情绪。

“你的这个问题其实我早就有预感,人红是非多,这些年你的、电影、电视剧,可以说在全国各地是大热、大卖。”

江枫刚刚说到这里,王烁就开始插话了。

“难道说这也是我的错吗?大家喜欢这是谁也遮挡不住的事情?”

“人怕出名猪怕肥,你说的不错,这是你的能耐,可是你想过没有,全国这么多的作家,为什么单独把一个人点出来?”

“他们嫉妒我,这是圈子里心知肚明的事情。”

“不错,他们确实是在嫉妒你,说你败坏了社会的风气,我知道这不是真相,真相就是大家都在向钱看,都在准备堕落,都在准备过没有底线的生活。”

“而你,却是硬生生地要把人家的遮羞布给扯下来,这样一来,你说说看,人家光溜溜的出现大众面前还要不要脸面,换做是你行不行?”

江枫的话直接点明了大讨论的实质。

“我知道自己不是万人敌,可是也没有想到这些人会如此无耻之极,竟然卑鄙无耻的把我给封杀了。”

王烁在旁边是咬牙切齿。

“当初你与徐静雷搞到一起,我就知道你将来迟早会被某些人拿住小辫子的,果然,你看看这件事也被提出来了吧?”

“妈的,我就不相信他们的屁股都是干净的,不就是玩了一个漂亮的妞儿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王烁依旧是振振有词。

“你什么都不要再说了,你又不是在农村生长大的,其他的废话我就不多了,你去外面避一避风头吧?”

江枫的建议立刻就赢得了马魏都、赵宝钢的赞同。

王烁尽管心里面不愿意,可是,最终他还是接受了江枫的提议。

临走之前,江枫想起了一件事,就要求王烁把他这些年出版过的的版权,全部都卖给了宏图影视公司。

带着100万美金,王烁感动地飞往了美国,他不知道江枫为什么要嘱咐他,在美国的日子里多到互联网上看看。

白天正常开会,晚上,王晓明等人就约在一起,集中进行讨论。讨论地点就是华东师大的教室。

此次年会中,持续的讨论文章在《读书》杂志,发表后立刻引起热烈的反应,此次讨论的影响由此被推向了全国,并很快成为一个“媒体事件”。

一是王烁的痞子文学,二是张义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商业倾向。

他们认为当前文学已出现危机,公众文化素养的下降,人文精神素质的持续恶化,暴露了当代国人文精神的危机。

泰国的护国神兽具体哪一天回去,江枫已经不是太在意了,他相信泰国的国王不会等的太久的。

这篇对话体后来命名为《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经由《上海文学》编辑蔡相之手,发表在1993年6月的《上海文学》杂志上。

文章发表之后,十多家报纸转载了这篇讨论。

1993年冬天,在华东师大召开了全国文艺理论学会年会,各个地方的学者来了200多人。

“你们一个个这是怎么了?就算是天塌地陷也不至于不说话了吧?有什么事情赶紧亮到桌面上?”

江枫看着他们三个人一言不发,就是一个劲地在吸烟,忍不住开始大声喊了起来。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